中國時報-1997.05.07-學者認政府很難強迫他們回頭

教育部重申依法處分立場,過來人卻主張不要干涉太多

對於錫安山教會要自己教育教徒子弟,學者認為,教育有無奈的一面,教育也不是萬能的,如果教徒執意而為,政府很難強迫他們回到正軌的學制接受教育。

研究宗教社會學的中山大學教授吳寧遠說,在瞭解了該教派的教義後,就會知道不是那麼容易能強迫學生回到正式學校的,如果政府採取強硬手段,會發生另外一個問題。如果政府有教育多元化的包容力,問題會比較好處理。/p>

研究教育心理學的高師大副校長戴嘉南說,教育不是萬能的,如果這些教會家庭執意離開正式的教育體制,政府很難採用「強迫入學條例」來強迫他們回來;因為,強迫入學條例適用尚未入學者,已經入學的學生可以一直請假不到學校,學校不能限制他們請假。

針對錫安山新約教徒醞釀全省同步,將子女帶離學校、不接受義務教育一事,教育部六日重申,接受義務教育是憲法賦予全體國民的權利和義務,地方政府在勸說、書面警告都無效之後,可依「強迫入學條例」規定開罰單、處分違規家長的一貫立場。

針對錫安山新約教徒子女集體離開公立學校,在教徒自辦的學園接受教育一事,台北森林小學和種籽學苑等「體制外學校」,分別以過來人的經驗表示,主管教育機關應給予私人興學更大的空間,不宜干涉太多;但辦學單位也要嚴謹,避免以太多大人的意志影響子女學習。

針對高雄錫安山基督新約教派要求教徒子女集體退學一事,前行政院教改會執行秘書曾憲政及部分教育學者六日都指出,無論是學校教育或「神國教育」,都不應違背教育中立原則,不應受到宗教或政治的干涉,否則都不適合孩子的教育。

教育體制的爭議,隱含對社會現象的反思不同價值觀應受尊重聖經的故事,摩西帶領被埃及統治四百三十年的以色列人渡過紅海,逃到目前的以色列領土,終於有自己的家園,不再是奴隸。如果錫安山教會的信徒執意自己接受教育,政府的確很難強迫他們回學校,何況,台灣已經有自己在家教育的例子,又有脫離體制的森林小學。所以,政府千萬不要以為只有體制內的教育才是好的,體制外的都是不好的,對於此,如果教徒沒有傷天害理的違法行為,政府應尊重他們特有的價值觀。

過去幾個脫離教育體制的例子,最後都有緩衝途徑,使政府和脫隊者不致起衝突,錫安山高雄教會已經開辦的學校,如果也能有中立團體協助是最好的,否則,教育局在處理時,最好不要強調是「教會學校」,也就是不要以單一的教育目標強迫不同人生觀者接受。